服务热线

0530-583766618653002903
网站导航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高中教学设备直播实录!北京工业大学焊接技

时间:2022-06-21 08:36:16 点击次数:394
 

6月13日,北京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林健博士做客直播间,为你详细解读专业课程、办学特色、就业前景!以下为直播实录:

主持人好,各位直播间里的考生、家长、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各位考生高考辛苦了!家长们也辛苦了!

我是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的教师林健,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北京工业大学的新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 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北京工业大学在2021年向教育部申请的,并在今年获批的新专业。从202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第一个是专业定位。

焊接专业隶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下面我先介绍北京工业大学的发展概况。

北京工业大学是从1960年开始建校,至今已有62年的历史。北京工业大学隶属于北京市教委,建校伊始,主要为北京市生源提供高等教育。在1981年,北工大成为了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5年申请到了第一个博士点,开始成为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国家建设二十一世纪100所高校的规划中,也即是我们所熟知的211工程规划中,北工大成为了北京市 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进入211工程的大学。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北工大在2017年又入选了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学校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现在,学校正处于内涵和质量发展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结合国家和北京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准备,在2022年申请设立了两个新专业,焊接专业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家政策和北京市的发展背景

在《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的发展战略。包括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的创新发展。另外一个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应用。

由此可见,在国家的中长远规划中,制造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结合国家的发展规划,北京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更加突出创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化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并且要壮大信息技术、健康医疗、智能制造、区块链和先进计算等优势产业规模,做优做强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的信息技术、健康医疗、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都是和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高精尖新产业。

其次,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规划来看。

北工大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具体的目标为:推动学校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成为首都北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展现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学校本科生教育着力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基础宽厚、专业精深、视野宽广,实践能力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使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全国地方高校前列。

我校人才培养特色为:本科生人才培养在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方面彰显特色,毕业生以工作适应快、动手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被社会和用人单位高度认同。

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国家和北京市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就业前景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对于焊接技术,各位不一定很清楚,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焊接技术属于制造业领域,是重要的材料连接技术。可以这么说,在现代制造业中,大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核电制造,小到集成电路、微芯片制造在内的高精尖新行业都离不开材料连接技术。并且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对产品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材料连接技术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根据我们调研,在我国,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的焊接工程人才十分紧缺,目前,在北京地区并没有设置焊接相关专业。因此,在北工大设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顺应了国家和北京市的中长远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一个新专业,我校的焊接专业却已具备了十分深厚的学科基础。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专业与学科的关系。专业一般指的是是本科生教育,而学科比专业的范围更大,不只包括本科生教育,还包括研究生,即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育,还有博士后的培养。除了教学之外,还包括科学研究,研究成果落地等。

如上所述,焊接专业在我校属于材料与制造学部。材料与制造学部目前有近500名教职工,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学部。材料与制造学部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和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交叉学科。其中,材料学和光学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我校,焊接专业正是依托于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进行建设的。早在1960年的建校初期,我校的焊接学科就开始成立了。1971-1996年期间,招收了25届本科生。1997年以后,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招生,保留以焊接专业为主的材料加工模块。1986年获得焊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所依托的材料学科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我们的教师一直在材料学科中进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经过近60年的发展,焊接学科已形成包括微电子封装、先进焊接材料、智能焊接装备、激光先进制造和增材制造等多个有特色的优势研究方向。

因此,考虑到国家和北京市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我校在焊接学科方向的长年积累,在2021年,我们向教育部提交申请,成立焊接专业,开展本科生培养。于2022年成功获批,成为了教育部在北京地区为适应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建设和高质量的发展需求而批准的唯一一个特设专业。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焊接专业的就业和深造。这可能是大家一个极为关心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出路在哪里?

根据北京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在北京地区有大量的航空航天、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单位,这里我列出了这些企业所在的区县。比如,航空航天制造业分布在大兴、丰台、顺义、海淀,信息技术分布在海淀、朝阳、亦庄,高端装备分布在亦庄、昌平、房山,新材料分布在昌平、房山、大兴,新能源分布在昌平、房山和大兴。

这是我们与用人单位沟通,获得的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每年对焊接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其中,先进制造企业对焊接专业人才的需求为70人/年,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企业对电子封装相关专业的需求为35-50人/年,对增材制造方向人才的需求为30人/年,新材料企业的人才需求量为15-20人/年,代表企业包括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智能汽车、汽车及轨道交通的人才需求量为5-10人/年。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对于焊接技术与工程及相关学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而今年我们的招生计划是一个班,预计30人,四年之后,我们预计将会有20-25人通过考研或出国等方式进行深造,预计有5-10人进行就业,远小于现在统计出来的企业人才需求量。换句话说,我们焊接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将会是供不应求的,将会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我们预计,焊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在先进制造类科技型企业、研究院、设计院、生产型、应用型、咨询服务型企业、政府机关、智库咨询等机构从事材料设计与选择、工艺设计与评定、结构分析、机器人及自动化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开发、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我们期待,毕业生就业的部门主要分布在智能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健康医疗等高精尖新行业。据我们统计,近5年来,焊接学科的毕业生,包括我们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代表性的用人单位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等。我们对于完成就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另一个是关于深造的选择。如上所述,焊接专业依托的材料学科具备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培养体系,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博士研究生50余人,远远大于我们每年招生的本科生。近五年,我们焊接专业本科生在国(境)内外深造率达到60%以上。2021年毕业生的深造率更是突破了70%。我相信4年之后,我们专业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在考研中将会是很有竞争力的。我们欢迎和鼓励我们专业的学生在本科专业学习后,留在我校继续深造。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经过近60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焊接专业拥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20人,副高级职称18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这51名教师主要从事材料加工、焊接、激光加工和增材制造方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90%以上人员具有在国外留学一年以上的学习和科研经历。焊接专业的教师已经与多所国内外知名材料、焊接、激光加工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合作培养关系。在国际、国内行业和学会中担任要职,在国内外焊接、激光加工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据我们统计,我们焊接专业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焊接专业中,排名前三名。充足的教师数量,可以让学生在大学入学之后,进行一对一的培养。我们计划在我们专业,大学四年全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在这里,我和各位解释一下本科生导师制。它指的是在学生入学后,通过班主任、学长的引导,及教师的个人主页,了解导师的科研方向,进行双向选择,选择自己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将会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特点,因材施教,进行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学生还可以参加导师的研究工作,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到实验室来,和导师、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起开展科研工作。大学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加入到导师的科研团队。在专业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一方面是考虑到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为我校的科学研究积蓄后备力量。焊接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要远远大于本科生,我们培养的本科生在考研时是很有竞争力的,我们热诚的欢迎我们的毕业生,在本科专业学习后,留在我校继续深造。

这是我们专业主要学术带头人的情况,在这里列出了五位教授,上面标红的是他们曾获得的奖项和荣誉称号。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教师获得的奖项包括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重量级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除了教学工作外,专业教师还承担了多项科研任务,为焊接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第五条重点为大家介绍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焊接专业在成立之初,就按照新工科的理念来进行建设。在新工科的理念中,倡导专业建设由以学科为导向 向以专业需求为导向 进行转变。这是著名的天大六问。包括:

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问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问学校主体推改革,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励机制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在此思想指导下,我们提出制定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为:

1.面向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构建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结合工大学生的志趣,构建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

3.采用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实践和国际化体验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

这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

焊接专业将以材料类实验班的模式进行大类招生,入校后,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再进行专业分流选拔。从这个图来看,材料类实验班分为4个专业。焊接专业预计招收一个班的学生。我们专业的课程设置将采用2+2的培养模式,即在第一和第二学年 学习材料类的基础课程,其余两年再进行专业学习。一般来说,学科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培养,比专业的范畴更大。从学科的角度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与材料加工这个二级学科相对应。所以我们焊接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以材料类实验班的形式招生,在毕业后如果选择深造,将会进入材料加工这个二级学科进行学习。这是我们焊接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关系。

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国家和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优良思想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强焊接技术与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富于创新精神,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应用工程原理在解决与焊接制造相关复杂工程问题中发挥有效作用,能在跨领域团队中有效沟通、交流协作的高素质创新型焊接工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智能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健康医疗等行业从事焊接材料设计与选择、工艺设计与评定、焊接工程结构分析、焊接机器人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工程科学、力学、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需要接受焊接材料设计与选择、焊接工艺设计与质量评定、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与电子学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我们要求考生在高考时选考物理科目,需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焊接专业的学习年限为四年,毕业后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培养,我们预计学生毕业五年后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基础和宽厚的专业基本理论及工程知识,能够在工程领域(尤其是智能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健康医疗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 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技术、知识的快速发展,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主动拓展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先进制造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3.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行业技术规范及标准,能够在自己所在的工程领域主动考虑社会与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并给出解决方案

4.具备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融入团队积极开展工程实践与创新工作。

为了实现以上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学生毕业时需满足的14点基本要求,包括:

1 思想道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品行端正,遵纪守法,乐于奉献

2 工程知识: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材料及其焊接专业知识

3 问题分析:具备基于自然科学原理思考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识别、表达、分析工程问题的科学方法

4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5 研究:能够基于自然和工程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复杂工程问题

6 使用现代工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软件、数据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7 工程与社会:评价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8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工程相关领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针、产业政策、标准规范

9 职业规范:拥有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工大精神,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

10 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合作、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1 沟通:具备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并具备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

12 项目管理: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3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4 体育: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为了完成以上毕业要求,我们在大学四年里为学生设置了以下课程:

1.在专业基础方面:主要强化材料学、力学、工程科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设置相应的核心课程。这个图是我们围绕这四个方面知识所设置的核心课程。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和材料科学基础分别是国家级精品课和国家级双语示范课。

2.在个性化专业课方面,面向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我们设置了材料加工基础、微电子封装材料与技术、焊接工程管理、增材制造技术基础等个性化专业课程。

3.特色课程主要包括两个,分别是焊接技术重大工程应用和新生研讨课,通过开放性的问题,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

工科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焊接专业的实践培养方案采用基本认知→综合训练→项目研究的培养模式,包括设计实验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等。包括以下这些项目。

1.社会调研及职业规划课程:计划以北京市先进制造业为对象,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了解北京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状况,策划未来的就业方向,从中增强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荣誉感,学生从入校伊始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开设认知型实验课程、综合型实验课程和创新型实验课程。其中,在创新型实验课程采用项目制的教学管理方式,在课程中,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具体的科学问题或者工程问题,在指定的时间内,独立开展研究,综合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探索问题的答案。在创新型实验中,问题来自于实际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答案可能是不唯一的,主要是通过项目制的训练方式,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调研、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创新方面的训练将会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深化。

3.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工作实习,毕业设计等。我们已经和北京市及京外的1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外实习和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可以满足焊接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的需求。

4.在学科竞赛方面,我们将会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大学生电装技术创新大赛等方面的学科竞赛。让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在校园里学习,还到北京市,国家或国际的竞赛舞台上去展示自己。后面,我将会介绍,我们学生在这些竞赛中已经取得的成绩。

5.在科研项目方面,我们计划大学四年全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如前所述,我们的教师不仅承担教学工作,还承担了多项来自于国家、北京市和重点企业的重要科研项目,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建立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联系桥梁,这样,就可以支持本科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到实验室来,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和导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一起开展科研工作,深刻体会科研过程。

我们认为,国际化的视野对于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十分重要。

计划采用两种国际化的培养方案,一种是支持学生走出去。

1.在材料类实验班中,我们有前往美国肯塔基大学开展2+2学习的外培计划。

2.在联合培养学生方面,目前,通过我们专业的导师,已经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可以支持我们的学生前往国外进行短期的学术访问交流。

3.另外,学校还安排有短期国(境)外课程,学生可以申请短期出国学习,选修该类课程。

另外一种是将国际化课程请进来的方案。

1.开设暑假小学期课程,我们计划邀请国外名师来校集中授课

2.由于大部分教师具有在国外留学一年以上的学习和科研经历,我们计划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个性化专业课程中开设双语课程。

第六个是教学条件。

1.在教学设施方面,目前焊接专业的实验室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有107台套,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的需求。

在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2.在信息资源方面,学校的图书馆配备了各种专业图书资料,有各种高水平的、充足的教材、参考书和工具书。图书馆面积高达4万余平米,座位3000余个。收藏中外文纸质图书20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杂志1600多种,并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

3.在教学经费方面,生均年教学日常支出达10000元,可以满足专业教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在科研平台方面,焊接专业的优势科研方向包括微电子封装、先进焊接材料、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和金属增材制造。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要工程项目等,焊接专业的教师人年均科研经费60多万元,这也是我们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科研平台保证。近五年,焊接专业的教师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项。发表论文200多篇(SCI/EI收录130多篇)。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95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

焊接专业依托的材料学科还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和基地,为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近几年来,我们专业学生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特色科技实践活动。

在2021年一年,我们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大赛中就获得了15项奖项。其中包括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大学生电装技术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等本专业重要的学科竞赛。

这是我们学生的参赛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我们已经是连续十年参赛,曾获得过9枚金牌,12枚银牌,目前位列全国奖牌榜第三名。目前,在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全国报名参赛的高校已经多达400多所,这是一项非常不错的成绩。

这是我们发起和创办的京津冀大学生电装技术创新大赛,在比赛中,我们提出了国际标准+环境友好+先进智能的竞赛理念,参赛的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

依托已有的学科竞赛平台,焊接专业还举办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担任志愿者的角色,照片中穿绿色马甲的是我们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他们指导小朋友们动手制作的寻轨小车,在地图上重走了长征路,从而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担任志愿者的角色,我们专业的学生也承担了一回家长的任务,学生也在奉献公益活动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豪感。

在2021年,我们专业新增了5个校外实习基地,解决了学生工作实习70人。这包括了我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这是我们学生的照片。穿黄色马甲的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学习,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职责。对自身的发展和就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教授深入一线,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工作。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北京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色:

1.以材料类实验班模式招生,采用2+2培养模式;

2.焊接专业是教育部在北京地区批准的唯一一个特设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全国排名前三名;

3.近五年,学生的就业率100%,国(境)内外深造率60%以上

4.采用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实践和国际化体验的多方位培养方案

5.面向首都先进制造业,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

6.大学四年全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能力培养,切实提升研究体验和综合水平

7.要求:焊接专业要求视力无色盲。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求选考物理科目;对于非高考改革省份,招收理科考生。

欢迎各位考生选择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类(实验班),我们在金秋九月等候大家的到来!

Copyright © 2020-2023 山东行知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6020776号-2

地址:高新区万福办事处吴拐行政村 电话:0530-5837666 邮箱:2586826320@qq.com

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0530-5837666

扫一扫,关注我们